故事的開端是在上海的一間老房子裡,年邁的老母親因為傭人照顧不週,從床下跌下受傷,四名散居各地的子女,匆匆趕來探望,重逢之後,發生的種種故事。
這個家裡,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苦楚,都有各自不為人知的難處。大哥久居西北當獸醫,原本應該當醫生的他,因為文革的關係,父親被殺,家裡洗劫一空,經濟十分困難,加上背景成分不好,所以毅然決然的離開這個家,盼能減輕母親身上的擔子。
老母親靠洗公共廁所,勉強支持家裡,小妹要出國,也不惜變賣首飾,供她出國讀書,後來小妹美國當了電腦工程師,雖經濟狀況並不如想像中的好,但也是盡量的在供給家裡,可是卻覺得老母親總是記掛三弟,念著三弟的好,小妹覺得不公平,因此對三弟有心結。
三弟當律師,算是四個兄弟姊妹之中,經濟條件最好的,但是家庭卻經營的很糟,老婆孩子都對他忍無可忍。而家庭狀況更糟的二姐,帶著破碎的婚姻回到上海,做著一間餐廳洗碗打雜的工作,供給一個叛逆不懂事的女兒上大學。
這四個人各有各的難處,雖想好好的把老媽媽的生活照料好,卻也各有力不從心之處,大哥生活最苦,二姐無暇分身,老三工作忙碌,小妹久居美國,雖然很不捨媽媽的處境,卻也各自顯出無能為力,互相推託的狀況出來,這看在老媽媽的眼裡,不難想像當中的辛酸。
說也殘酷,這就是人生,老媽媽還沒走,大家卻已經把腦筋動到遺產身上,老媽媽也明白這點,她不能給些什麼,只留下這棟老房子跟一些紀念物,她給了大哥一個祖上傳下來的懷表,她明白,大哥想要的是房子,但她不能給,房子要留給無依無靠的二姐才是,當然大哥也說不出要房子這類的混帳話,所以老媽媽在給大兒子東西的那一刻,兩個人的心裡都充滿了話語,卻一個字都說不出來,也不能說出來,這樣的含蓄充滿了張力,這一幕令我動容。
三弟不要這個房子,他自己有能力,他支持大哥來持有這個房子,小妹則是支持三姐,三姐卻什麼話也不說,雖然她已經有母親的承諾,心裡想的卻是大哥這輩子在西北這麼苦,該是接他回家的時候了。這麼多的互相愛護的心理交錯之下,這四個人表現出來的卻是冷冰冰的衝突矛盾。現實生活中太多事情令人費解了,就連不願意明說的親情和體諒也是如此,同樣的令人扼腕!如同三弟在最後所說的:「也許我們就是愛的太深,所以在那裡互相折磨吧!」
中國傳統裡含蓄的兩面刃,清楚的在這兩段文字裡做了對照。
四妹仍然繼續仇視著三弟,身為一個嫉妒者的角色,這心結如何化解,還需老母親這位繫鈴人來解開。
老母親交給小女兒的東西中,包含了一張紙條,一張決定家族厄運的紙條。那是鬧紅衛兵的時候,小女兒被逼著寫下指稱自己父親是資本主義走狗的一張字條,而這張字條,被交到了紅衛兵手上,父親就是在那隔天,被群眾活活打死的。
小女兒看到這張字條的時候,晴天霹靂、驚恐萬分,但老母親沒有怨她,她只悠悠的訴說著家族的苦難,並提到三弟那時候挨了打也不肯寫出賣自己父親的話,她告訴小妹說,妳那個時候還小,我決沒有怨妳,我本來已經了無生趣,但是看到老三跟妳都那麼小,我一定要把你們拉拔大了,才有臉去見你們的父親
呀!
母愛的偉大,親情的力量,豈是文字所能紀錄?當世界混亂、當時代動盪,透過這樣的情節,我們方能見出,人性中偉大壯烈的一面!
凱兒 乙酉年九月
留言列表